从A股公司名字看共和国产业变迁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共和国栉风沐雨砥砺行的七十年里,资本市场自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无时不在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而跌宕起伏。
从最初上市公司多以“振华”“中华”以及地域名为“姓氏”,到后来一批冠名为“钢铁”“煤炭”“地产”等的国字号企业唱主角,再到如今“科技”“生物”“芯片”大行其道,以及越来越多个性化名称的出现,A股上市公司主流群体名字变化的背后,俨然是一部共和国产业
发展的“简史”。从“实业”到“芯片”
睿创微纳、科前生物、和舰芯片……这些科创板首批预披露公司的名字,如果能够穿越至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之初,无疑超前得近乎“科幻”,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共和国产业榜单中,“生物”“芯片”这样的新兴产业尚是一片空白。
深市最早的“深五股”——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除了头顶着清一色的“深字”标签之外,这些公司的主业究竟为何,根本无法从其名称中一窥究竟;而沪市最初的“老八股”——申华电工、飞乐股份、豫园商城、真空电子、浙江凤凰、飞乐音响、爱使股份、延中实业,其名称虽然淡化了上海的地方烙印,或多或少地传递出了各自的业务范围,但事实上这些公司有着那个年代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名称中标示的主营业务大多难以为继,支撑企业的往往是五花八门的“三产”,选择不明就里的“实业”冠名的不在少数。
从1990年到1992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早期的“草莽”时代,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是推动企业上市的主导力量。而且,早期上市资源稀少,各地“只此一家”或者“几家”,一旦登陆A股,直接在简称上冠以“地理名片”,既方便辨识,也给地方上增光添彩,因此那时的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多以地方为标签,如乐山电力、四川金顶、南京新百、杭州解百、广州浪奇、佛山照明等。至于是否体现公司主业,似乎并不重要,在那个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时期,这些公司的主业都是一些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业务,而新兴产业尚处在萌芽状态。
随着共和国产业结构的日趋完善,涌现出大量新兴产业,以及A股上市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上市公司的名称开始淡化地域色彩,无论取名风格还是行业分布,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光电、健康、基因、娱乐、智能等逐渐开始霸屏。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电子”“科技”等字眼是上市公司取名的“新欢”,从铜峰电子、兰光科技(现银亿股份)、精伦电子、湘邮科技,到三五互联、三六五网、每日互动、震安科技、迪普科技、德方纳米,技术迭代、风口切换的痕迹清晰可见。
可以预见的是,科创板开市之时,闪亮登场的将是一批冠名带有浓烈“双创”色彩的上市公司。
品牌营销的载体
2019年4月17日,三垒股份更名为“美吉姆”,正式宣告走入重组后时代。这是沪深两市首个以早教品牌直接作为股票简称的公司。时至今日,证券更名成为了不少上市公司的一种品牌营销策略。从“中华风”到“洋味浓”,从谨守传统到剑走偏锋,从单纯的功能到营销为上,“老字号”、周期性行业逐渐被新兴消费板块、科技板块抢去风头,经济腾飞带来的科技更新、生活变化、消费升级等,无不能从中窥得一斑。
早期上市的企业,不少带有民族品牌,是历史的缔造者和重要见证者,其中一些公司的名称中流淌着“中华”基因。如,原名“丰华圆珠”的丰华股份,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48年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在上海丰华圆珠笔厂诞生;至今保留着招牌的“中华企业”,是上海解放后第一家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企业,创建于195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司承办外商在沪的房地产转让、租赁和买卖业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公司在沪率先建造和出售了首批侨汇住宅;1992年上市的深中华,全名“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曾有过辉煌的销售业绩。
其中一些老字号公司在名称的取舍上走出了一个轮回,隐现其业务随共和国产业结构调整而起伏的轨迹。沪市上市公司上海凤凰,最早便是以“上海凤凰”之名亮相A股市场,后更名为“凤凰股份”;2007年,公司为突出房地产业务更名为“金山开发”;2016年1月,公司在完成自行车业务注入后,又决定回归最初的名字——上海凤凰。在当年的公告中,公司这样讲述理由:“公司拥有的‘凤凰’自行车品牌创建于1959年1月1日,至今已有五十七年,从一个普通的名字成长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凝聚着全体员工的智慧与心血。”
品牌营销意识的觉醒,直接冠以品牌名称的上市公司不断出现,像科沃斯、香飘飘、七匹狼、比亚迪等。更有剑走偏锋者,直接以“洋味浓”的字母风格“招摇过市”,如GQY视讯(宁波GQY)。
在A股市场,还有一个群体——振华重工、上港集团、青岛海尔、上汽集团……名称朴素无华,自上市以来不改本色,因为资本助力而羽翼渐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腾空翱翔,将业务的版图向全球延伸,成为“中国品牌”的核心力量、“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