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径探幽】

仅凭公司名字就断言投资值不值得是武断的,期待随随便便把钱投给一个叫牛顿商业或普朗克科技的公司就能挣钱的想法无异于异想天开。不过研究公司的名字仍然是有意义的。

吴捷径

研究一个公司,先从研究其名字开始。所谓人如其名,一个叫富贵的小孩,身上往往映射了父辈对财富的渴望,另一个叫巴顿的,父亲可能对二战颇有了解。公司亦是如此,只要创始人愿意将创办企业的愿

投资始于研究公司取名

景、世界观、价值观注入公司的名字,我们就得以对公司的初心和手段窥见一二。大江大河孕育着生命,川流不息。以大江大河命名的公司,创始人可能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于是我们见证了亚马逊这样的世界级公司的崛起,也看到了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这样的华人翘楚屹立不倒。李嘉诚解释长实名字由来时说,长江不择细流。以长实几十年的经营业绩及股东回报而言,其当之无愧配得上这样的名字。

名字隐含强烈使命感、致力于提升社会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的公司,也往往脱颖而出,谷歌和拼多多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谷歌的名字源于数学术语“googol”,指的是10的100次方,体现了公司希望让人们能够访问和管理互联网的海量信息的使命。拼多多来源于“拼”和“多多”的组合,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通过拼团购物,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更多的乐趣。

取名致敬伟人尤其是科学家的公司,不少也都获得了成功,其中最显赫的例子当属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奥地利美籍科学巨子,一生曾11次被授予诺奖,九次让贤,两次拒领。纵观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受其直接启发而获奖的科学家占27%,间接启发获奖的人数超过65%,这导致他75岁生日时,收到了8位诺奖得主的感谢信。早在1898年,特斯拉就已经建议建造和推广自动驾驶车辆。马斯克的取名呼应了人类历史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最早预言,可谓神来之笔。

与上述几种正能量取名背道而驰的很多取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根本没有思考过这是否旁门左道。

最常见的一类取名与风水及玄学有关,名字中多带福、旺、汇(水为财)等字,在广东、福建等流行风水的地域尤其盛行。这类企业信奉形而上学多于商业本质,取名已经反映了其容易为旁门左道吸引的品性,注定难有商业上的终极成功。如果我们把广东、福建最为成功的企业列出来,如华为、腾讯、美的、宁德时代、安踏等,就会发现它们竟完全见不到任何风水与玄学的影子,而那些热衷于此的企业,过段时间看慢慢就不见了,如过眼云烟,终南柯一梦。

对知名公司采用碰瓷法取名的公司不在少数,这样的公司从出生开始,骨子里就带着想走捷径的心,不肯老老实实去啃品牌长期建设的硬骨头,妄想以擦边球的方式,利用对知名企业品牌、商标的相似度,快速把销售做起来。世界上最牛的玩具生产商是乐高,A股有家玩具公司就对乐高采用了碰瓷法取名,从2018年开始,这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开始逐年萎缩,各种监管函更是收到手软。见茅台1935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公司也急忙推出了XX1935,连酒瓶的颜色和设计也高度仿真。这些公司终会发现,捷径其实是最慢的路,而且最后常变成绝径。

还有一类公司非常霸气,名字里含有大、王等类似字眼,一看就野心不小,但结局往往令人唏嘘。至少在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我们很少见到该类公司做成知名企业的同时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反而是在退市股票和ST股票里见到了其身影。其大胆选用张扬的命名,折射出鲁莽、傲慢、缺乏常识和敬畏之心的动机和初心,时间一长,失败自然而来。

当然,仅凭公司名字就断言投资值不值得是武断的,期待随随便便把钱投给一个叫牛顿商业或普朗克科技的公司就能挣钱的想法无异于异想天开。那么,研究公司名字的意义在哪里呢?笔者觉得主要有三点:

其一,从公司多用心取名,我们就可以窥见公司有多用心在做产品。步步高当年取名,是采取了有奖征名的方式,从数万个候选名字中,精挑细选甄别出来的。沃尔玛的取名,更是公司成本至上理念的体现:山姆沃尔顿(Walton)希望用自己的名字加上Mart为公司命名,但如果从Walton里只取一两个字母会显得单薄,6个字母全取,门店招牌或广告牌的长度会更长,日常耗费更多(比如霓虹灯的电费),最后折中取了Wal三个字母,组成了Wal-Mart。

其二,公司成功后品牌已广为人知,如更改代价太高,由此,不像财务报告可以造假和美化,代表公司初心的命名很难篡改(不断更名的公司通常名字及品牌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不珍视)。于是,投资者便可以将公司漫长的历史与命名背后的价值观比较,看公司是一直在坚守初心还是不断风格飘移,由此得出公司诚信、战略定力等方面的定性判断。

其三,为投资者充当最初的滤镜。投资的世界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投资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当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取名“永恒的大”时,我们大概率推测,其未来将谱写一首波澜壮阔的债歌(举债之歌),其大概率会把汽车开得比车灯还快,这样的公司,连花时间看一眼报表,都是多余。而当我们瞄到另外一家叫稳健葫芦的公司时,我们大概率觉得,这家公司或许值得仔细再往下翻翻,看看葫芦里面究竟卖的是不是好药。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