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特有的传统让我国的人民从始至终就很重视家族的观念,现代这种观念已经变淡了,但是古代宗祖观念是很厉害的。一个家族,就是一家人,不管什么事都拧成一股绳,荣辱与共,皇帝要降罪的时候有可能株连九族,一人得道也有可能鸡犬升天。而且可能是血统相近的原因,很多家族里人才辈出,一代强于一代,当然也有逐渐走向衰落的。


  细数历史,从古至今也有不少厉害的家族,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开创了汉朝的刘家、建造了大唐盛世的李家等等。但是这些家族之所以被认为厉害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开创了一个朝代,而后世的子孙是否一样优秀却不一定,毕竟这些家族也都是出过亡国之君的。这些人的起点就比别人高,也无法评论这个家族的人是否就一定优秀。


  另一些家族不是因为出过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出名,而因为出了很多有名望的人物而出名,比如张姓家族,细数历朝历代,姓张的牛人有多少?当然这和这个姓的数量大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照这么说,厉害的家族可真是太多了,但是如果真的卡严了标准,我们能够找到的家族寥寥无几。但是有四个家族,他们整个家族的名声没有多么响亮,但是却出过很多厉害的子孙,多数家族昌盛一个朝代或者几个朝代就算了,甚至有的就是昙花一现,但是这几个朝代确实传承了几千年,单就时间来说就没有几个小家族能够比得上,这几个家族就是孔、孟、颜、曾。


  猛然一说这四个家族大家可能都点茫然,这都是谁啊,但是往回转个千年说一下这几个家族的元祖大家肯定就知道了,那就是孔子和他的几个知名的弟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及其父亲也都是孔子的学生,孟子虽然不是直接由他教导的但也是他的门下弟子,所以说起来这几个家族的先祖还真是关系匪浅。


  这四个人既然出自同一门学说,那么他们的思想必然是一脉传承的,尤其是孟子,他的年代虽然比较晚,也不是直接由孔子教导的,但是他却将这一门学说发展的更上一层楼,从而成为了仅次于孔子的大儒。


  但是,在这一门学说刚刚兴盛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得到世人多少认可,这几个家族也并没有崛起,几个徒弟跟着老师并没有过什么好日子,但是他们有一点实在是强大,那就是恒心,一个地方不支持自己的学说,那就换个地方呗,于是他们跟着老师走过了很多地方宣传自己的学说。


  但是这种学说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所以并没有被采用,直到汉武帝当政的时候,儒家学说才真正的被重用,贯彻到了国家每一个臣民的心中。所以,水涨船高,这几个家族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从曾经的寂寂无闻变成了名门望族。


  而这似乎是他们发迹史的开端,往后,到了明清时期,儒学越发的兴盛,几乎在人们的心中神化了,这两个朝代也可以说是这个学说最为兴盛繁荣的两个时期。明朝的洪武时期,皇帝曾经追封孔子的第五十七代孙世袭衍圣公,从此之后,这就成了历代皇帝的一个惯例,孔子的孙子们都会得到封赏。到了清朝,他们荣宠更胜,皇帝对这个家族大行封赏的同时还给予了他们很多荣耀。


  孔府也是在这个时期修建起来的,这座百姓的家宅修建的金碧辉煌,虽不能与皇宫比肩,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由此可见,孔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果说封赏只是皇帝为了表示恩宠的话,那么给这几个家族排族谱就是天大的封赏了,如果不是极其重视的家族皇帝怎么会给他们排族谱呢!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这就是皇帝给他们的家谱中定下的字,虽然几个家族并不是一家人,但是他们是共用这些字的,毕竟是皇帝赐予给他们的。虽然有些其他家族的人有时候也会用一些里面的字,但是意义却是不一样的。这四个家族共用一个家谱,这个家谱也被称为是“通天家谱”,听这名字就知道有多厉害了!


  在古代四个家族管理严格、互不通婚,现在虽然不知道是否还有严格的管理,但是这个规定还是存在的。到了现在,虽然四大家族已经没有皇家这个靠山,但是他们家族中子弟的素质也很好,所以家族依然兴旺。



本文标题:【中国最牛家族,历朝历代都尊重不已,祖上还有一本“通天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