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为何将美国
大家是否有关注,彭博社最近公布的“2024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排行榜上,一个名字的出现。
哈托诺家族,在这份名单排名第17位,财富主要于印尼的烟草、房地产和银行业。
为何说这个外国人呢?
非也,他可并不是外国人,虽然现在是印尼人,但他实质上是中国潮汕人!
能创造今天的财富,正是他的两个儿子。不过,江山还是老父亲打下的。
家族普通的起源
1920年,黄维源为躲避战乱,跟随父亲“下南洋”,来到印尼爪哇岛。在异国他乡,他们从摆香烟摊起步,后来与人合伙开鞭炮厂,逐渐攒下第一桶金。
机遇来了,有眼光的人才能抓住!
1950年,黄维源看上了古托士市一间快要破产的烟草作坊。那时候的厂子,人员少,机器老旧,简直成了一个“烂摊子”。但黄维源并不害怕,他果断地把这家厂子买了下来,并且改名为“针记”。
在印尼,吸烟人口众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竞争。黄维源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全凭自己的努力,才能坚持下来。
短短数年的时间,他就将针记丁香烟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成为印尼销量第二的香烟。
黄氏兄弟出生在爪哇省,哥哥黄惠祥于1939年出生于该省的古都斯,弟弟黄惠忠1941年出生于该省的三宝垄,兄弟俩还是位于三宝垄的蒂博尼哥罗大学校友。两兄弟很小就开始协助父亲参与卷烟厂的业务,在管理卷烟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黄惠忠(左)和黄惠祥兄弟
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卷烟厂焚烧殆尽,或许是悲伤过度,黄维源不久后即去世,家族生意就落在了两兄弟肩上。
黄氏兄弟并没有退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了烟厂,并亲自执掌烟厂。
他们果断申请贷款,购入先进设备,推出过滤嘴香烟,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兄弟俩深知“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大步迈向多元化经营,迅速将业务拓展到纺织、家用电器、造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甚至是传统的农产品,比如棕榈油。
家电方面,比如与飞利浦合作生产电视机,开发商业和住宅项目,甚至把一家普通酒店改造成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广场之一,这个购物中心,不仅成为雅加达的地标性建筑,还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在2002年,两人与一位著名的美国投资公司联手,购买了中亚(Asia)的股权,该银行是印尼的第3大银行。到了2010,他们只是简单地将中亚(AsiaBank)转变为一个“私人银行”,持有92.18%的股份。如今,中亚银行已经成为印尼利润最高的一家,成为哈托诺的支柱产业。
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张,黄氏兄弟的名字在印尼商界逐渐响亮,也跻身印尼第一富豪!
低调的有点匪夷所思
因为当时印尼政局更是错综复杂,军政两界更是暗流汹涌。要是和他们混熟了,说不定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军方和政治方面的人士都是避而远之,甚至连记者都不愿意上,这让他们的曝光度大大降低。
一直到2018年,黄惠祥已经78岁了,他在印尼雅加达亚运会上打了一场桥牌,并且获得了一个混双项目的季军,人们这才恍然大悟,这老头居然来自印尼的一个超级富豪!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也有人说,他们真的很低调,居然隐藏了那么多年。
就连网络上的相片都很少有,也几乎不介绍媒体,电视采访和出席。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低调,才能到如今坐拥3000多亿人民币的财富!
这种低调务实的家风,在哈托诺家族代代相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人。
如今,黄氏兄弟逐渐退居幕后,家族的第三代开始走向台前。
黄惠忠的长子黄志胜接任针记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直接扛起稳固家族烟草业务的大旗。他的策略干脆利落:稳住根基,拓展市场,用实力说话。在他的铁腕领导下,针记集团不仅牢牢守住印尼烟草市场的霸主地位,还将产品强势打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实力证明了家族企业的强大韧性。
同时,他的二儿子黄志行凭借其独特的“抠门哲学”,将中亚银行打造成“全球最贵银行”,这一成就堪称商业奇迹。作为印尼最大的私有银行,中亚银行在2012年总资产就高达435亿美元,年利润达到12亿美元。
至于他们现在家族的产业也是越来越蓬勃向上!孙子一代也是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拳脚,发扬光大着家族的生意!
---End---
本文标题:【彭博社为何将美国】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