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山是啥山
山东的森林,是这片土地上最初的历史。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就在千山万壑、古木参天的森林中穿梭,采集野果,茹毛饮血。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先民们在茂密的亚热带阔叶林中生存,制造工具,打渔狩猎。三千多年前的城子崖,东夷人从森林里走出,开始耕耘土地,种植粮食,烧制薄如蛋壳的黑陶。山东的森林,负氧离子和文化的含量都高。这里有孔子吟唱的缁帷之林。所谓缁帷之林,“其林郁茂,蔽日阴沉,布叶垂条,又如帷幕”,孔子还在这里遇到过一名渔夫,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让“缁帷之林”也成为高人贤士讲学之典。这里是孟子乔木高耸的故国,他曾告诉齐宣王,一个国家只有长治久安,树木才会自然地长到高大。看到人们对森林的砍伐,孟子也禁不住愤慨:“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山东的森林,是楚大夫屈原循着花香来到的兰草繁茂的“兰陵”;是诗圣杜甫笔下的“齐鲁青未了”;是苏轼“千骑卷平冈”的密州城外;是《诗经·小雅》里“维其劳矣”的悠远山川;圣贤和文人们就是一棵棵茁壮的大树,组成了山东文化的森林,荫佑着这片沧桑的土地。山东的森林,见证了岁月的风云际会。无论是商汤在景山为百姓祈雨的那片桑林,还是秦始皇封禅时泰山的五大夫松,或是刘勰在浮来山创作《文心雕龙》的大银杏树。山东的森林经历过刘公岛甲午海战的屈辱,目睹了孟良崮战役的惨烈,歌唱了沂蒙山精神的伟大,今天,也在见证着新时代的挑山工一步一步向上、向前的脚步。五千万亩葱郁的林地只是一个数字,他们在山河之间,在湖海之间表里相依,合音共律。
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可在森林和海风中快乐穿行;在枣庄,石榴园国家森林公园,我曾被几十棵千年以上的青檀所震撼;在青岛,珠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年杜鹃花开的时候,仿佛春天在花朵中燃烧。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步柳林,轻抚芦花,看鸟儿在树上筑巢;在烟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能看到中国最北界的刺杉、最南界的赤松,还拥世界树木活化石——水杉。就像舒婷的诗里写的那样:
你曾有一个水杉的名字
和一个逆光隐去的季节
我不说
我再不必说
我曾是你的同类……“万物莫善于木”,因为木善万物。我们不能没有森林,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类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森林是人类永远的故乡。我们有多爱森林,森林就会有多爱我们。正如八百多年前,一位山东人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希望,今天绿水青山的妩媚,也能给未来的人们带来更多心灵的感动。山东的森林,森林的山东。
本文标题:【山东的山是啥山】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