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市,有一家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叫做湖南比一比贸易有限公司。20年前,比一比超市只是浏阳市街边的一家小商店,经营着日用品,它是怎样成长为年销售额过10亿的区域龙头流通企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唐自力带领下,比一比超市的发展历程和创业故事吧。


  良心企业:比一比超市


  为补贴家用,唐自力夫妇从乡村来到县城开小店,童嫂无欺、诚信经营赢得顾客赞誉


  初见唐自力,双目炯炯有神、坚定有力,好像有洞察时空的能力一样。说明来意后,他对20多年企业发展的历程娓娓道来,有挫折的沮丧,有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紧跟时代大潮为群众、为地方、为“三农”付出的努力。


  唐自力介绍,1998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大多数农民走出农村涌向城市。由于家境贫困,为负担父母的赡养和小孩上学,有着商业头脑的唐自力夫妇放弃了在家养猪的副业,来到浏阳城区人民路的繁华路段开了一间日杂用品的百货小店。小店取名“比一比”,寓意为“不怕比、怕不比、比不怕”,就是让大家在比较中选择,同时倒逼自己做到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零食与当地水果


  在几年的小店经营中,唐自力夫妇凭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慢慢积累了人气。有一天,有一位顾客购买矿泉水的过程中,将钱包不小心落在了店中,钱包中有厚厚一扎现金还有身份证和驾驶证等各种重要的证件。唐自力将钱包妥善保管,待顾客来找时及时交还,赢得了良好声誉,每天顾客络绎不绝,生意蒸蒸日上。


  随着小店打出名声,唐自力夫妇每年回家都要进行困难群众的扶助。开始是捐一些钱物,送一点城里买的衣物给贫困户。但唐自力发现这样不能改变乡亲们贫困的现状,于是从2002年起,他们将乡亲们自制的素食菜、水果、土鸡等带到城里代销,这些品质过硬的土特产品得到城里居民的抢购。于是唐自力想着扩大店铺规模,朝着超市的方向发展。


  成立“比一比”贸易公司,超市开遍湘赣边城乡,成为一家区域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


  随着“比一比”的口碑升级,原有的街边小店已经不能适应顾客购物体验的需求了。正好这个时候在大城市超市逐步兴起。唐自力于是考虑将店铺向超市发展,将超市引于山城浏阳,更好地搭建本地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在浏阳,2003年是个转折,北正路和圭斋路改造完成,湘东大厦落成在城区两条主干道的转角处,唐自力瞄准机会,租下来湘东大厦的三层门面,成立“比一比”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浏阳城区的第一家超市正式亮相。


  比一比的年货街


  “比一比”超市一亮相,引爆了山城浏阳的消费热情,当年一个店就营业额超过3000万元,为山货进城打开了一扇窗。唐自力乘势而进,将“比一比”超市开到了所有的乡镇和湘赣边区域的上栗、万载等县的城乡。唐自力在政府组织的座谈会上表示,湘赣边区域各地经济市场发展速度各方面不同步,需要龙头企业带动,而“比一比”超市在湘赣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商贸企业的作用,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做到共同繁荣,相互发展。


  苦练内功,良性发展,“比一比”立足湘赣边,成为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的标杆


  20年来,唐自力和他的“比一比”,一步一个脚印,致力为乡村土货的生产销售搭建平台,使成效商贸日趋繁荣。这一期间,他的团队立足浏阳城区,随着浏阳城市的发展,布局了车站路店、长兴湖店和九方北正西店等店面6个,挖掘本地的大米、土鸡蛋、优质农产品,赋予品牌和渠道,累计销售农产品上百亿元,实现年销售过10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蛋湘村土鸡蛋专柜


  秋实99的点评:唐自力和他的“比一比”在定位:乡村农产品的流通商贸企业,他的立足点:深耕浏阳本土和湘赣边区域,打响了口碑,做实了产业,赢得了市场,值得学习借鉴。



本文标题:【从街边小店到区域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比一比超市的成长之路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