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鼓掌群、夸夸群!微信工作群乱象整治,这次动真格的啦!
汉东省京州市,盛夏的午后。闷热的大街上行人寥寥,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的聒噪着。
京州市某机关处室里,吃完午饭的同事们,有的已经支起床躺着刷手机,有的聚在一起聊着孩子期末考试成绩。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在窗台的几盆绿萝上,刚刚发出嫩芽的叶子散发出赏心悦目的翠绿色。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小卞(biàn)同学(严格来讲是卞科)并没有和同事们一起享受惬意的午休时光,此刻的她连午饭都没顾上吃,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刘处长的汇材料。尽管墙上的空调吹出阵阵凉风,小卞的额头上已然渗出细密的汗珠。
“叮!”伴随着一声清脆响声,放在键盘旁边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有人在局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准确的说是一篇通讯道。
小卞歪头瞥了一眼,并没有拿起手机查看。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这个500人的全局微信工作群,每天都有人发布工作动态,宣扬“正能量”。
并且小卞还知道,接下来她的手机马上就会叮叮当当响个不停:、、还有、,这几个表情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爆手机屏幕。
但这一次,群里却是一反常态的鸦雀无声。
永别了夸夸群、鼓掌群事出反常必有妖!
小卞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群,一条群公告映入眼帘: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本微信工作群自即日起停止使用。请各位领导同事下载“汉东通”政务APP,局办公室已在汉东通建立XX局工作群,后续可在该群中进行工作交流。
群公告发布的同时,群里一个叫王德发的人撤回了一条消息。估计是这位老兄没仔细看具体内容,顺手点了个赞,然后发现不合适赶紧撤回了。
“终于有人管管了!”,对于这个500人的全局微信工作群,小卞可谓是厌恶之极。且不说整天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每次打开都是一屏一屏的大拇哥,毫无信息价值。
善于观察的小卞,闲暇之余把群里的几种常见“话术”进行了分类总结:
1.新年工作部署或年终工作总结,局领导给同志们加油(画)鼓劲(饼)的时候,统一回复:。
2.群里发布关于领导外出调研、视察、督导工作的通讯时,统一回复:。
3.局里受到上级表彰或正面新闻道的时候,统一回复:或。
4.中层领导(处长)在群里“秀”出工作成绩之后,面对同志们的点赞,处长们的统一回复:或。
小卞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将这个群戏称为夸夸群、鼓掌群(不是为爱鼓掌哦!),当然这些都是私下里开玩笑。玩笑开完,还是要在群里及时回复对应的表情包。
斩草能否除根?一周过去了,这个全局微信工作群的确没有再弹出任何消息。但是小卞的手机还是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手机里的几十个非官方微信群依旧热闹非凡。小卞在这些微信群里,每天不是@别人,就是被别人@。
自打毕业考公成功上岸,进入到这个局已经快两年了。工作方面,小卞最大的收获就是手机里这几十个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微信群。
然而没有最多,只有更多。隔三差五,小卞还会被刘处长拉进新的群里。
小卞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牌位,被刘处长装在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摆进各种工作群,简单介绍两句:“这是XX局XX处的卞科,负责与各位领导对接此项工作,请大家多关照。”
然后,刘处长便潇洒离去,留下小卞和众人在群里客套寒暄。
对于这些“非主流”微信群能否被取缔,小卞的态度是悲观的。因为微信建群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三人即可成群、五人即可结队,加你入群还不需要你确认!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这些非主流群的隐蔽性很强:我们哥儿几个关系不错,一起建了个群,吹牛扯淡之余,偶尔在里面交流一下工作心得。这个不违规吧,上级部门也无权干预吧?
写在最后这些非主流群虽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好歹还是关停了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夸夸群、鼓掌群,终于消停了下来。毕竟拍领导马屁固然重要,但顶风作案的成本更高。
体制内都是人精,这个账还是很容易就能算明白的。
(全文完)
本文人物及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本文标题:【滚蛋吧,鼓掌群、夸夸群!微信工作群乱象整治,这次动真格的啦!】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