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四中作文500字
光阴荏苒,暑往寒来
五院庭深,学海无涯
四年前,一颗计算的种子洒下
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人
聚集到一起
4×4个季节后
这个院子里
发生了什么?
又将发生什么?
立足前沿
延揽杰出青年人才
遥想四年前,图灵奖获得者 John Hopcroft 教授和高文院士创建中心,当时仅有执行主任陈宝权、副主任王亦洲(双聘)和讲席教授邓小铁三位老师,用学生的话讲,玩儿桌游都凑不够人。然而,中心就是在四年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壮大了。
2018年:孔雨晴
2019年:董豪
2020年:刘利斌、程宽、袁骁
2021年:姜少峰、李彤阳、王鹤
8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杰出青年人才陆续在中心集结,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存在,却又欣喜地发现,原来身边还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小伙伴。每周的 faculty meeting,吃着盒饭,聊着科研与教育,畅饮一罐碳酸饮料,共同讨论中心的工作与发展。
截至2021年12月,中心青年教师中,2人获“博雅青年学者”称号,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含依托中心申请1人)。
“我眼中的CFCS”
老师篇
陈宝权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入职4年
我现在眼中的 CFCS 和我四年前脑子里想象的完全一致,但更具体。中心作为北大理论计算的桥头堡,聚集了一群无比优秀充满活力的年轻老师,中心作为北大图灵班的基地,深入践行了 John 的教育理念。图灵班学生们成长迅猛,已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露头角,展示了无穷的潜力。
孔雨晴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3年
我现在眼中的 CFCS 就是4个字:自由包容
董 豪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2年
中心高度注重教学的精神非常鼓舞人,北大高度自由的管理和学术风格非常适合科研探索。
刘利斌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1年
我始终觉得来北大加入中心是这一年来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在我看来,中心有两个特点是非常独特的:其一是总体上宽松、纯粹的氛围,让年轻老师能够专注于学术、科研和教学工作,避免了许多干扰;其二是中心通过图灵班、科研轮转、青年论坛以及各种研讨会和学术活动所建立的声誉,也为年轻老师与优秀的学生及国际同行开展合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袁 骁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1年
从去年加入中心至今一年多的时间,见证了中心的快速发展。对我个人而言,中心基本上提供了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氛围也非常融洽。
李彤阳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0.5年
回国加入中心半年,我非常开心,认为自己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一方面,中心的氛围非常融洽,陈老师、王老师、邓老师几位资深的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和研究方向接近的几位年轻老师之间也有很多互动和讨论。另一方面,学术上我自己也收获颇丰,图灵班的学生非常杰出,在我的组会中明显能感觉到大家经历一个学期之后的成长,以及几位同学已经在科研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姜少峰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入职0.5年
已经入职半年了,说两个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第一个,John Hopcroft 教授对于改善教育有着无比的热情,孜孜不倦,这使我深受鼓舞;另一个是中心行政团队十分的专业、高效,尤其是在宣传、新媒体方面,更是比我了解到的国外的很多一流大学做的要好。
在国内外学习、工作了近10年,在 CFCS 第一次找到了归属感和使命感。
聚焦前沿
高水平成果陆续涌现
科研成果
正如中心主任 John Hopcroft 教授所期望的,中心不“唯论文”。中心瞄准的是前沿计算方向,鼓励年轻老师们勇于挑战难题,同时保持完全的学术自由度,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四年来,年轻老师追寻自己的兴趣,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探索,已有一些优秀的成果陆续涌现,多次在包括 SODA, FOCS, WWW, SIGGRAPH, CVPR, ICCV, IJCAI, NeurIPS 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
部分代表性成果解读
首届图灵班同学在深度学习领域顶级会议ICLR2019发表论文SIGGRAPH 2020 | 用于深度动作迁移的骨骼感知网络SODA 2020 | 只需少量问题的多问题同伴预测IJCAI 2021 | 精彩!产生于节目结尾的意外FOCS 2021 | 针对Insdel距离的局部可解码编码的下界CVPR 2021 Oral | 室内动态场景中的相机重定位ICCV 2021 Oral | 基于点云的类级别刚体与带关节物体位姿追踪NeurIPS 2021 | 基于SE(3) 等变性的自监督类别级物体姿态估计(代码已开源)国家需求
中心老师面对国家与企业需求,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12月,中心累计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9项,合同总金额约6300万元;与企业合作12项,合同总金额约500万元。
2019年,中心陈宝权老师牵头承担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北京冬奥会增添来自北大的一抹亮色。
想怎么看,你说了算!北大“黑科技”来了!
尽管如此,正如中心主任 John Hopcroft 教授所期望的,中心并不“唯项目”。北京大学招贤若渴,对中心人才引进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每一位新引进教师在入职前三年均有可供个人完全自由支配的启动经费,以保障老师顺利开启科研工作。
笔耕不辍
为了更好地做知识传播,打造一本综合性的深度强化学习书籍,由中心董豪老师等编写的深度强化学习专著《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及其中文译本《深度强化学习》已陆续和大家见面。
由中心邓小铁老师等编著的《区块链应用指南:方法与实践》,作为一本兼具广度和深度的区块链应用指南,总结区块链应用实践的进展和经验,研究关键应用理论和方法,为读者呈现一个体系化的区块链应用全景,已于2021年正式出版。
学术服务
中心老师积极参与各自领域的学术服务工作。截至2021年12月,中心共2人次任专业学会常务理事/理事;3人次任 CCF / CSIAM 专委会主任,2人次任专委会常委,3人次任专委会执委。
对话前沿
国内外学者纷至沓来
图灵奖得主加盟中心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累计聘请了包括三位图灵奖得主在内的四位“图灵导师”,指导中心及图灵班学生。
John Hopcroft
图灵奖获得者
康奈尔大学
Silvio Micali
图灵奖获得者
麻省理工学院
Manuel Blum
图灵奖获得者
卡内基梅隆大学
四年来,“图灵导师”在北京大学开班授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导学生科研,与学生并肩站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合作工作。
疫情之下,北京大学通过云端增进与各国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Manuel & Lenore Blum 教授讲授的“有意识的图灵机”前沿课程得以线上开课。虽是远程,但 Blum 教授热情不减、标准不降。两位教授叫得出课上每一位同学的名字,设计各种有趣的互动环节,确保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开课两年来,课程受到选课同学的一致好评,吸引来自北大信息学院、元培学院、物理学院等院系的学生争相选课。
回顾 | Blum教授主讲“有意识的图灵机”课程小结
John Hopcroft 教授夫妇更是不顾疫情阻隔,多次不远万里飞到中国,把这里当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在北大期间,Hopcroft 教授每天准时到办公室工作。他办公室的门永远半敞着,欢迎同学们随时推门进来找他讨论问题。闲暇时,他喜欢在校园里散步,足迹遍布的地方甚至超过了许多学生。
还记得北大毕业典礼上的John吗?
中心何其幸,拥有这样潜心奉献、热爱教学的前辈,为中心的发展保驾护航。
CFCS学术讲座
中心自2019年起创立“CFCS 杰出讲座”“CFCS 科研讲座”“CFCS 青年讲座”等多个系列讲座,邀请 John Hopcroft,Silvio Micali,Manuel Blum,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 等多位图灵奖得主,以及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中心做学术告,与中心师生分享与交流。
从“青年论坛”到“计算日”
中心立足前沿,鼓励交叉,为中心青年老师搭建丰富而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引领相关领域发展。
2018-2020年,中心每年举办两届“青年论坛”,为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海内外青年学者提供高水平交流平台。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第一届青年论坛成功召开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第二届青年论坛举办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第三届青年论坛举行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举办第四届青年论坛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在线举办第五届青年论坛
新闻 | 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在线举办第六届青年论坛
2021年起,中心开创“计算日”系列单日研讨会,已举办的“量子计算日”“可视计算日”获广泛关注。
IJTCS:理论计算国际盛会
2020年,中心邓小铁老师发起组织国际理论计算机联合大会,John Hopcroft 教授任大会主席。大会聚焦理论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发展,对该领域分支中备受关注的算法博弈论、区块链、多智体强化学习、机器学习理论、机器学习形式化理论和量子计算等深具潜力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IJTCS 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理论计算的年度学术盛会,每次大会观看直播的观众超过万人次。
China3DV:
打造中国三维视觉新社区
2021年,中心陈宝权老师作为 CSIG 三维视觉专委会主任发起创建第一届中国三维视觉大会(China3DV 2021),于6月在厦门召开。大会聚焦三维视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全方位展现最新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此外,大会推出了 3DV 面对面、3DV 海秀等特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氛围,为我国三维视觉的学术与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
培育前沿
新时代人才茁壮成长
与北大图灵班共成长
四年来,中心与北大图灵班共同成长。中心深度参与图灵班建设,承担图灵班科研培训工作,组织中心与图灵班文娱活动。
图灵班“科研轮转”从无到有,从组建科研导师到轮转设置,从内容设计到轮转告,四年迭代下来已逐渐走向成熟,未来计划逐步向计算机相关专业推广。这也兑现了“图灵班”最初的设计理念,不仅是“拔尖班”,也是“试验田”,积累的宝贵经验,将逐步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
图灵班 | “解密”本科生科研
教学,我们是认真的
虽然中心青年老师大部分是90后,平均年龄31岁,经验上可能稍显不足,但对待教学,我们是认真的。
中心教师目前共承担18门共44学分课程,含3门英文授课,其中,青年老师授课约占一半,这一比例将随着新入职老师开始授课而进一步提高。
孔雨晴老师于2020年起承接 John Hopcroft 教授主讲的“信息科学中的数学”课程,并在 Hopcroft 教授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分享 | 图灵奖得主来听了我的课
董豪老师获北京大学第二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坐拥前沿
静园五院温暖如家
四年来,中心建立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包括“CFCS与图灵班科研展示”“CS Peer Talk”“CFCS Happy Hour”“趣味运动会”“春秋游”等,文能科研,武能长跑;发得了 paper,吃得了 pizza。科研道路上,我们是学术同行,给彼此正能量;生活闲暇时,我们一起“青年大学习”,一起吃喝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伤。
最温暖的称呼:“家”
不论是已经毕业的校友,还是正在学习/实习的同学,谈起“我眼中的 CFCS”,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家。
这也和中心建立的初衷相符:老师们希望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识与技能。但具体是什么呢?因人而异。老师和同学们不仅“学”在一起,更是“活”在一起。“生命影响生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天自然而然相处中的流露。
“我眼中的CFCS”
同学篇
CFCS 就是我的另一个家,这里有我亦师亦友的老师们和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们。如同我在毕业典礼所说的一样:CFCS gives us a home away from home。即使我已经为求学远漂海外,CFCS 的温暖时光永远是照亮我生活的明灯。
——吴怡凡
2020届图灵班毕业生
徜徉于五院古建筑之中,我们沉浸于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美,在窗外静谧月色之下潜心思考;漫步于静园草坪之上,我们仰望漫天璀璨的星河,在星辉斑斓里逐梦放歌。这是一种,美到极致的体验。
——詹冠其
2021届图灵班毕业生
前瞻博雅塔,天地格局开。
沿行静园坪,雅院此间创。
计量图形美,观测量子未。
算解博弈秘,莘莘学子来。
——蒋鸿达
2019级CFCS博士生
中心的同学们让我亲身体会到了“越优秀的人越努力”的含义,大家为了共同的科研理想潜心学术、苦练本领,又乐于分享和交流;大家互相鼓励、互帮互助,甚至在 ddl 前还会亲自上手帮忙。有了大家庭的温暖,深夜的加班也不再孤单。
——尹英达
2019级CFCS博士生
我眼中的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是一个坐落在“北大文脉”之上,致力于探索人类科学前沿的研究所。她兼有民族视角和国际视野,始终用算法理论的语言讲述着中国的故事,用图形图像的画笔勾勒着人类的未来。
——倪星宇
2020届图灵班毕业生
2020级CFCS博士生
我眼中的中心是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书院。老师们都博学亲切,同学之间也友善和睦,并时常邀请名人雅士交流。
——姚贺源
2021级CFCS博士生
来到中心只感到这里是一个大佬云集的地方,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大佬们的外表之下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感谢中心的每一位老师同学,大家一起让 CFCS 成为了一个既有学术气氛又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李星桥
2018级本科生
回首我的2021,最幸运的事儿必然是正式地在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找到了家!从初来实验室时胆小怕生到现在和大家打成一片,这半年里真的有太多的惊叹、温暖与感动。这里,每个人都迥然不同:来自五湖四海,做着迥然不同的研究,有着五花八门的绝活儿;这里,每个人又都那么相似:朝气蓬勃,真诚善良,勇敢努力,对知识充满好奇。在静园的这半年里,真的从这里的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很多,珍惜,感恩!
——严汨
2019级图灵班
五院聚四海英才
共赴前沿领域
探瀚海真知
展拓视野
产学研
创新
赞
——匿名
pkucfcs2017
海内外自媒体平台同步宣传
自2018年起,中心陆续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B站官方账号,以及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并逐步实现中心新闻全网同步发布。注重宣传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心、了解中心,进而愿意加入中心。
四年来,中心在宣传方面的工作逐渐做出特色。公众号累计关注用户破万,单篇最高阅读量1.7万人次。
2022,CFCS要5岁啦
“我期望中的 CFCS”
我期望中的 CFCS 是一个火种,将点亮越来越多的人。
——陈宝权
希望未来中心能够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得越来越好。在这一方面中心的前辈老师们在草创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中心未来的发展也更需要我们年轻老师的共同努力。
——刘利斌
我期待的 CFCS:可以一直让人拥有梦想(理想)。
——孔雨晴
希望接下来中心再接再厉,有更多优秀的老师,更多优秀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影响力。
——袁骁
蓬勃发展,越来越好
——其他供稿人
(内容惊人一致)
期待更新,期待更高
-to be continued-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四中作文500字】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