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在寅:我的名字带“虎”
制图/黄欣
顾文俊
“普京总统拥有西伯利亚猛虎的气概,我的名字中也带虎,文在寅的‘寅’就是老虎的意思,老虎的勇气和气魄,是我俩的共同之处”。上周,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韩国总统文在寅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说。普京不说话,只是笑。 喜欢用这种方式和普京套近乎的领导人不多,文在寅没准能排前三位,比起日本的安倍首相小跑上前直呼“弗拉基米尔”,文在寅虽然还没到那么谄媚,但是这股尴尬的冲击波还是迅速扩散到了韩国国内——有人说他是“纸老虎”,还有人说“一山难容二虎”,熟悉文在寅的人恐怕也忍俊不禁,因为他实在不是一个会开玩笑的人,“无趣”、“一本正经”,才是他的本性。
不切实际的构想
文在寅此番来不为别的,就为介绍韩国的“新北方政策”。在韩俄关系上,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北极航道,扩大两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经济合作,是文在寅政府的周边外交战略的一大支点。“把老虎的勇气和气概合二为一来开发远东,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文在寅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兴奋中又带着初出茅庐的羞涩。普京不说话,仍是笑。
在文在寅的构想中,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作为韩国“新北方政策”的重要部分,与俄罗斯“新东方政策”可谓不谋而合,普京没有理由不欢迎。春风得意的文在寅在会上说,开发远东还可以解决朝核问题。他都想好了,要让朝鲜弃核,得分三步,在5月2日接受《华盛顿邮》采访时,他就表述过:第一步,阻止朝鲜进行新的核试验;第二步,防止朝鲜核能力进一步发展;第三步,促使朝鲜放弃核计划。配套的措施则分为六方面,在7月6日的柏林演讲中,他就阐释过:积极勇敢主导半岛事务,不谋求“吸收统一”;灵活放开民间交流,商讨对朝人道主义援助;一揽子讨论朝核问题与《和平协定》,在2020年达成新无核化协议;重启韩朝经济合作项目,打造对接朝鲜的经济带;连接韩朝铁路;韩朝共同参与“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自贸协定。显然,同俄罗斯实现开发远东的战略对接,是在为最后的南北大繁荣铺路。普京终于笑着开了口,你们和日本还是回去仔细想想中俄提出的那套路线图。
普京的言下之意明显,中俄一致同意解决朝核问题,应采取实现半岛无核化与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而当务之急首先要实现的是“双暂停”,即朝鲜不得继续进行核导开发,美韩暂停针对朝鲜的联合军演。但美朝却对这一思路置之不理,韩方也对这一思路不太上心。8月21日,韩美再度举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文在寅对外表示,此系例行防御演习,并无加剧半岛局势紧张之意。但是,没过多久,9月3日,朝鲜就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当事方皆无缓和之诚意,美朝自是不共戴天,韩国则是一厢情愿,仍在释放无关痛痒的善意,追求似是而非的自主。
性格蜕变的历程
“寅”对应的属相是虎,但是文在寅并不属虎。出生于难民营的他从小就饱尝艰辛,从朝鲜逃难到韩国的父母大概只是希望孩子能像老虎一样顽强生存。家道艰难,文在寅小小年纪就倒过黄牛票、送过蜂窝煤、领过救济粮,因为交不起学费还曾被学校逐出校门,对贫困的无奈塑造了他内向的性格,对现实的愤懑又让他养成了诸多恶习,抽烟、喝酒、打架。少年时代的文在寅浑身都是“刺儿”,而他名字中的另外两个字“文在”,在韩语的发音中与“问题”同音,于是,“问题儿”就成了他的外号。“问题儿”到了大学仍是出了名的捣蛋鬼,经常违反校纪,四度被劝退,还两次入狱。为了通过司法考试,他选择在破落不堪的寺庙中苦读,不想后来又犯了事儿被关进拘留所,接到通知书的那一晚,狱警对他另眼相看,一口一个“大人”,允许他在拘留所里开烧酒庆祝,“问题儿”这三个字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才渐渐同他分离。 直到若干年后,当他与生命中的挚友卢武铉相逢,此时的文在寅已变得沉稳,变得平静,他们共同创办律师事务所,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在文在寅的协助下,2002年,卢武铉以政坛新人的身份蹿升为竞争总统的热门,“我之所以敢自称是当总统的料,全因我拥有文在寅”,卢武铉曾经这样感激文在寅。文卢之间的管鲍之交在韩国家喻户晓,2004年,卢武铉遭遇弹劾,远在尼泊尔登山的文在寅火速回国组建律师团队为好友辩护。就是在2008年卢武铉下台之后,蛰居在家的文在寅也时常与归农心切的卢武铉种地、聊天,安闲度日。2009年5月23日,受到朴渊次涉贿门丑闻的牵连,卢武铉在家乡坠崖身亡,文在寅负责向国民宣布死讯,他回忆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
令人尴尬的圆滑
从莽撞、轻狂的少年到“卢武铉之影”、“王的男人”,文在寅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坚韧,越来越沉稳,始终不变的只有他本性中的“无趣”和“一本正经”,无论是在当律师还是当幕僚长的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安静的自我。然而,花甲之年的文在寅却高调地走到了人前,走向了青瓦台的至高点,也走上了波诡云谲的国际舞台。顿时,一个说话从不添油加醋的人变得圆滑起来,而这种圆滑之中却又明显带有初学者的牵强附会,让听到、看到的人在尴尬之余,难有别的感触。“我的名字中带虎”,文在寅迈出了这一步。
圆滑离不开善变。文在寅的善变在部署“萨德”的问题上已经得到练习。从2016年7月韩国前政府正式宣布部署“萨德”开始,文在寅的态度经历了从“有必要重新研究”到最终认为部署“萨德”是“最佳选择”的数度摇摆。其善变之处尤以2017年5月底到6月初最为明显,当时,美国军方称在青瓦台移交政权之际已将四台“萨德”系统发射车运至韩国,文在寅对此的反应是极为震惊,并要求彻查此事,但仅仅一天过后,他在青瓦台会见来访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时却说,部署“萨德”是为了对付朝鲜威胁、由韩美共同做出的决定,新政府不会改变原有决定。
就在文在寅向普京展示潇洒风趣的谈吐之时,剩余四台“萨德”系统发射车早已运抵庆尚北道的星州基地。目前,六台发射车已悉数放置于铝板之上,等待最终落地。韩国政府针对“萨德”问题的模糊战略是否已经到头?文在寅这位幽默圆滑的初学者还有没有善变的空间?或许还不能就此下定论。毕竟,即便部署了,也可以选择不使用;即便使用了,也可以不同美日两国反导系统联网;即便联网了,也可以改装韩国自产的雷达,确保其探测距离不逾越半岛自身范畴。
但是,这些都只是技术上的回旋余地,没有意义可言。真正不容挑衅的原则性问题是,部署“萨德”非但解决不了韩方安全关切,而且只会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损害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战略安全利益,同时加剧半岛局势紧张,使朝核问题更加复杂。“萨德”问题更成了卡在中韩两国关系咽喉中的一根刺。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根本目的在于构建全球反导系统,文在寅对此心知肚明,这个“名字中带虎”的男人却选择了走钢丝,选择了逆生长,让这个国家同他一起,从平静、沉稳回到莽撞、轻狂,回到那个浑身是“刺儿”的问题少年。
就“萨德”部署做出表态后的第二天,文在寅牵着他的两只宠物狗,登上了青瓦台背后的北岳山,从媒体发布的照片看,他的心情非常愉悦。据说,每当心情愉悦的时候,他就会在夜里梦见挚友卢武铉,那位在任时曾对中韩关系做出重要贡献的已故总统。梦中的情景从无二致,在梦里,他总想跟挚友聊会儿天、说会儿话。只是,这一次卢武铉却不说话,只是笑。
本文标题:文在寅:我的名字带“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