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广东用英文怎么说
俄罗斯姑娘瓦莉娅(Varya)的老家红石市没有海,秋日短暂。儿时,她常想,百余公里外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长大后她来中国发展,而今安家的城市有蔚蓝的海、和煦的秋——广东珠海。大女儿的中文名很好听,叫“微海秋”。
视频加载中...
她与丈夫是跨国恋爱后情定中国、扎根珠海,三个孩子则生于斯长于斯,是地道“广东娃”——爱饮早茶、涮火锅、过年窦利是、爱用筷子吃西餐、生病了看中医……父母的他乡成了孩子们的故乡。
对瓦莉娅来说,幸福的质感与你我并无不同,因为这里是中国。今天,我们来看看她们一家在中国的故事。
幸福美满的五口之家
麻辣火锅是“门槛” 从此爱上中国味
火锅,大概是每个“老外”在中国的第一道坎儿,尤其是麻辣火锅。瓦莉娅早在2001年到中国的首站是成都,朋友们请吃火锅,她平生第一次看到食物在像岩浆滚沸的红油里上下翻腾,大受震撼。再一尝,味蕾受到的冲击更甚,她笑着说“太辣了!”
这多少有点在意料之外。瓦莉娅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感与好奇,老家红石市离中国最近的城市满洲里才一百多公里,她见惯了中国游客的友善。她想体验中国生活,为此,在圣彼得堡读大学时专修英语教育,毕业后来成都当了一名英文外教。
没想到,初到中国时是真的吃不惯!她回忆说,原来中式饺子里有芹菜、大葱之类的蔬菜,这跟纯肉的俄式饺子不一样。她爱吃燕麦面包,而中国的面包店当时都是白面包。此外,烧烤是一小串的而且不放洋葱,中餐里没有奶酪和奶油……这都跟她过去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别。
还好,在中国,舌尖上的乡愁最容易被抚平,特别在天府之国成都。从“微辣”开始,夫妻肺片、担担面、麻婆豆腐……瓦莉娅很快喜欢上“川味”。三个月后,她要离开成都去北京工作,饯别宴的味道让她时隔20多年仍记忆犹新:有十四道四川小吃,甜、酸、辣应有尽有,她说“太好吃了!”
三年后,她决定长住中国。她记得,当时回老家待了两星期,忽然就很想念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朋友和中国菜。跟母亲商量这一决定时有点忐忑,没想到,老太太乐了:“亲爱的,你想去中国定居?好啊,以后从家里去看你还近些咧!”瓦莉娅说,自己读大学时在圣彼得堡,来中国后当时住北京,所以母亲觉得从老家去北京更方便些,便欣然同意,这让她非常惊喜。
后来,老太太不仅多次带着亲戚们来中国旅游,还非常喜欢在珠海饮早茶,吃中餐、上素菜馆。大概,对外国友人而言,“中国味”正是“中国情”的源头,如今,瓦莉娅珠海的家中,一个电煮锅搁在橱柜显眼处,刚过去的冬天,家里常吃火锅,“火锅真好吃啊!”她笑着说。
中国传统文化让瓦莉娅着迷
“笔友”跨国恋 珠海“修成正果”
从北京到珠海,见证了瓦莉娅的爱情在中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浪漫得不可思议的故事。
来中国之前,瓦莉娅有一次到印度交流学习,认识了山姆(Sam)。山姆来自坦桑尼亚,小时候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带着一股英伦绅士的温文尔雅,两人对彼此印象颇佳,但当时没太多想法,只礼貌地交换了电子邮箱,偶尔写信。瓦莉娅到中国后,双方也一直保持通信,瓦莉娅会跟山姆分享在中国的生活趣事,两人的笔友之交波澜不惊地一晃就是六年。
2006年某天,瓦莉娅忽然收到山姆的求助电话。原来,山姆也来中国了,在珠海从事学前英语外教工作,但因为他此前只教过高年级,所以向她请教教学经验。瓦莉娅马上发去许多教学资料,山姆十分感动。接下来一年里,两人的电邮电话联系变多了,朦朦胧胧间彼此互有好感。
2008年1月,山姆鼓起勇气在中国第一次长途旅行,他要到北京来看瓦莉娅。在机场的人海中,两人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对方,时隔八年再见面,彼此的第一句话简直不按常理出牌:“你愿不愿意嫁给我?”“我愿意!”
“当初一点准备都没有,戒指是两天后才买的。”采访中,夫妻俩哈哈大笑,都说那个瞬间就只有一种感觉——对方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瓦莉娅送给山姆的定情信物是一瓶香水。直到今天,山姆还在用这个牌子的香水。
后来的故事顺理成章,2008年7月,瓦莉娅追随山姆到珠海安家,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在珠海出生和长大,父母的他乡成了孩子们的故乡。
中餐中医中文 孩子们成了“广东娃”
“微海秋”,他们16岁的大女儿,在记者采访本上用正楷字写下这个特别的中文名,“我喜欢大海,也喜欢秋天,这个中文名是我自己起的。”她的普通话比妈妈瓦莉娅说得好太多。从小在珠海长大,中文就是她的母语之一。
比起父母在中国曾有一个适应过程,微海秋和妹妹弟弟对中国生活是无缝对接。孩子们爱吃牛肉炒芹菜、清炒西兰花、番茄炒蛋、排骨玉米萝卜汤、可乐鸡翅,这都是妈妈瓦莉娅的拿手菜。家里常是中餐、俄餐、西餐轮着做。冬天自然是吃火锅更多,吃西餐也经常用筷子。跟大多数广东娃一样,孩子们还爱喝奶茶、吃辣条,生病了也会去看中医。瓦莉娅说,有一次女儿微海秋患感冒,咳嗽断断续续没见好,于是带她去当地的中医院,用了中药很快就好了。
身在珠海,一家人感受最深的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公园也越来越多,他们觉得这一点跟大湾区其他城市也很类似。学校时常举办游学,孩子们也到过佛山、中山、东莞,目睹了大湾区的飞速发展。说起广东的变化,一家人最赞叹安居感大大提升。瓦莉娅说,广东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但安全性和舒适感却越来越好,各地环境也越来越美。因为微海秋非常喜欢广州,所以一家人经常到广州天河逛街,广州的繁华和时尚让这位年轻人特别有好感。微海秋品学兼优,还有两年就要上大学,她说想考广州或北京的大学。
刚过去的春节,瓦莉娅一家到珠海的“中国亲戚”家拜年,吃团年饭、互派利是,就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广东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在广东过年,街坊邻居见到她的孩子们都会派利是,这让她感到了友善和慷慨。瓦莉娅说,中国文化中特别珍视“家庭”。这个五口之家如今幸福美满,周末经常一起逛公园,或者在家弹钢琴、唱歌、看电影。瓦莉娅一家可称得上是“家和万事兴”的好例子。
对一家人来说,每逢节庆总是一次领略岭南广府文化的好机会。刚过去的春节,孩子们的学校举办了迎春表演,其中重头戏之一是舞龙表演,微海秋担任了队里的中国鼓鼓手。她说,打中国鼓也要有技巧,自己在课余时间花了不少时间练习,同伴们也很努力,“男生是看着视频学习舞步的。”采访中,瓦莉娅开开心心地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女儿神采飞扬、昂首击鼓,当妈妈的为女儿由衷感到骄傲。
微海秋表演中国鼓
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也让瓦莉娅印象深刻。她说,在中国,每当别人听说自己是老师,都会由衷表现出尊重和喜欢。印象最深的一次,在火车站里,一位20来岁的年轻人热情地向夫妻俩打招呼——居然是山姆在十年前教过的学生!“怎么认出我的呀?”“老师,您的香水味一直没变呀!”
回忆至此,瓦莉娅与丈夫山姆又开怀大笑,夫妻俩一把搂住孩子们,就像紧紧抓住了世界上所有的幸福。今年是瓦莉娅夫妇定居珠海的第17年,而他们在广东的幸福生活仍将继续。
文、图/广州日新花城记者:陈治家、谢英君、王其琪
视频/广州日新花城记者:王其琪、谢英君
广州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
本文标题:我在广东用英文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