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下联如何霸气的怼回去?
在古代,对对联是一种时尚,下到7岁的顽皮小孩,上到80岁的老爷爷,对对联那是张口就来。在古代不会对对联,跟现在不会聊微信一样,很容易没朋友的。
对联不仅可以寄托美好的愿望,还可以用来做自我介绍,例如,一个姓张的神箭手自我介绍道: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一个姓李的木匠表示不服,于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个下联道: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要说古人,真是才华横溢,不就是说个名字嘛,还整出这么多,看来,对对联真的特有趣,只是当今,我们对于对联的了解太少了,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
话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位李秀才,才思敏捷,好吟诗作对,但是他恃才傲物,动不动就用鼻孔看人。有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穷书生正好路过李秀才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褴褛,看都懒得多看一眼,只想撵他走。
但是作为读书人,爆粗口的“滚”字总是不太好说出口,于是他就以文化人的方式,出一上联道: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穷书生一听,自然知道其中之意,文化人嘛,即使吃了闭门羹也不能输了气势,随即,对一下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穷书生掉头就走。李秀才非常意外的受到反击伤害,心中不爽,赶忙追上去,请他回来。
寒暄几句后,穷书生躬身问道:哥们贵姓?
李秀才灵机一动,心想仇的机会来了,于是,只听他大声的说一上联道: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这上联绝了,表面看是个自我介绍的句子,实际是个占便宜的双关联。
李秀才说出上述对联后,不免得意的反问穷书生一句:哥们贵姓呢?
文化人就是这么厉害,明明骂了你,偏偏还无理可驳。
穷书生其实姓刘,当然他不能这么简单的回答,他得对出一个反击的对联,灭灭李秀才的嚣张气焰。稍加思索后,只听穷书生大声的回对道:
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
这下联简直对得无懈可击,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后,直到攻下武关,算是大业将成。姓李的你充老子是吧,我姓刘的充你高祖,是不是比你还吊(读第三声)?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本文标题: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下联如何霸气的怼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