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藏梦(回家)
随着布达拉宫游览的结束,意味着无论多么精彩的演出,也要落下帷幕一样,即使是不舍得,也要离开。因为我们只是那里的过客,来过看过就没有遗憾啦。再见了拉萨,再见了布达拉宫。
回程走的是青藏线,青藏线是西宁到拉萨的线路,全程约1965公里。放个线路图可以更好的记住这一路的行程。
109青藏线行程地图
第十二天,4月10日。拉萨——当雄——纳木措——那曲——安多
凌晨5:30拉萨市还沉浸在安静的睡梦中,我们一行人沿着青藏线拉萨零公里的界碑出发啦,要不有人调侃说:“出门旅游,是花钱买罪受”。我要说不只是花钱买罪且还要有体力身体好才行,才可以享受着旅行带给我们的新鲜感。
今天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一路的风景区也是不能错过的,今天沿路的景点是纳木措。
纳木措位于西藏中部,拉萨以北,从拉萨开车途经109国道经当雄县到纳木措自然保护区距离大约230公里,“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
7:30多车停啦,迷迷糊糊的在车上睡着的我也醒啦,这时天空露出了一抹鱼肚白。 车上温暖如春,下得车来,好冷呀冻的头皮都是疼的。不过看到远处念青唐古拉山终年不化的雪山,近处的一大片黄草荒凉的景色,也就忘记了冷。我们停车的位置,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火地的标牌,可惜当时没有拍下来。
随着太阳冉冉升起,经过海拔4000多米羌塘草原,可以看到青藏铁路每个巡护站距离很近,护路工人们24小时值守,防止有人破坏青藏铁路。
天边的鱼肚白、经幡、黄草
青藏铁路
羌塘草原的牛羊
藏区的白塔随处可见
8:40到了当雄,此时街上没有什么人,藏民的生活也是很悠闲惬意啊。出了当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到了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门口。
纳木错景区大门
进到景区,路非常的烂。不过看到中铁十一局正在修建S206道路,估计以后再来路就会好走啦。感觉纳木措近在咫尺,可是去湖的路上会经过一路的高海拔山路,只有翻越海拔5030米以上的那根拉山才能到达纳木措湖,这时有高原反应。所谓的高反,个人感觉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来西藏前也带了不少防止高反的药,但我们3人都没有吃,只要自己注意,不要剧烈运动,高反是可以避免的。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终于看到纳木措的标志性石碑。纳木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4A级景区,纳木错整个湖的形状近似于一个长方形,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为192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纳木错景区
这2块石头叫迎宾石,也叫夫妻石,无论是纳木措的夏季游人如织还是冬季的冰封之美,你来与不来,它们都在这里见证并安静的屹立着。
纳木错景区里的迎宾石
大家平时在网上或在朋友圈里看到的纳木措,是湛蓝的湖水,远处是长年积雪不化的念青唐古拉山。可是我们是4月份走进湖边,看到的是没有融化的白雪皑皑的湖面,有种空旷的原始的美,所以什么时候出发都是最好的时间。
我们兴奋的走到吱吱作响的冰面上,把最美好的祝愿留在这里,让圣湖保佑我们幸福平安。
结冰尚未融化的纳木错
一位藏族老人静静的坐在纳木错湖边
站在纳木措湖边,站在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圣湖边,仿佛置身于一个蓝白相间的世界。看着远处的云彩不断的变换着,真的不舍得离开。走在圣湖边的人,显得多么的渺小,当人们总是试图用各种方法记录和展现纳木措时,你不亲眼看到,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完全转录、复制纳木措那惊艳的美。
当时就想:有湖水的纳木措是不是更让人神往呢?没经历过不得而知,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光临有湖水的纳木措呢?
圣湖边上的游人显得多么渺小
离开纳木措,行驶在青藏线上,这条路修建在相对平缓的高海拔路面上,川藏线则是时而在高海拔的垭口、时而经过低海拔的深谷交错着,因此青藏线对高原反应更是一种挑战,看到路边的宜人景色,也渐渐的把高反忘记了。
15:10过了海拔4638米芒隆拉山,青藏线上的货车多了起来,路上看到朝拜的藏民背着行李估计去朝拜圣湖纳木措吧。
途经嘉黎县,有身份检查站,所以来西藏是安全的。
一会进入那曲地区界,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干燥,这里全年大风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时可达零下三、四十度,日照时间长,我们作为匆匆过客,看到路边寸草不生都觉得凄凉,真为长期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道一声不容易啊。
青藏线货车多,我们的车也跑不起来,就这样21点多到了安多,入住平均海拔52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安多县,高反还是有的,但又一次的被战胜啦。
青藏铁路
第十二天4月11日:安多——唐古拉山——可可西里——格尔木
凌晨五点准时从平均海拔5200米的安多出发,出门是挺遭罪的,但乐在其中。
7:25到达唐古拉山口,下得车来寒气袭人。唐古拉山口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藏公路进入(出)西藏的必经之地,并是长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高原清晨的天空
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
可可西里野驴
风景在路上
青藏线上的货车
路边看到一群野驴,大家兴奋的拍照,野驴怕人,你往前照相,它往后退,人与动物要真正做到和谐也不容易。
进入青海地界啦,11点到达沱沱河,随后又穿越无人区可可西里才能到达昆仑山口。
到了五道梁,这里氧气含量极低,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一说,一路上看到五道梁可可西里保护站,还有可可西里湿地的标志牌,由于温度低,湿地当时还是冰地呢。
结冰的湿地
看到了青海玉树县与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联袂树立的“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石刻雕像。
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塑像
过了五道梁就是不冻泉保护站,17:10到了昆仑山口,两边的山上依然是寸草不生,这里雪山长年不化,生态环境恶劣,给人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
19:50到终于到了格尔木市,在青藏线上,可以看到“欢迎您下次光临青藏公路”的标志牌。入住在离火车站很近的一个宾馆里。
晚上大快朵颐的吃了手抓羊肉,对不吃羊肉的我来说,都没觉得有膻味,味道极美。
格尔木火车站
手抓羊肉
第十三天4月12日:格尔木——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
8:10从格尔木出发,天上飘起小雪花。格尔木市要比我们路过的西藏的城市大,路边行道树——柳树刚开始发芽,杨树还是光秃秃的。街道干净整洁,沿途有格尔木炼油厂、格尔木液化天然气厂,旁边停着各地拉油的车。由于早晨下雪,天气冷能见度不高,没见到蓝天白云,而且荒漠化严重,一路都光秃秃的,没什么植被。
离茶卡还有28公里处雪停啦,天也渐渐的放晴了,好兆头耶。14点到达茶卡盐湖,景区关闭,2017年我们三人都已经来过,因此没有遗憾。
17点到达青海湖景区,天公不作美阴天,景区外边照了几张像,离开景区往西宁进发,19点进入西宁市。入住西宁市,去夜市吃了当地的小吃,青稞饼、烤土豆、炒山芋酿皮、羊蹄……
今天我们离开了“第三极”,回到了正常的海拔。
西宁夜景
第十四天4月13日:西宁——袁家村
7:15正式从西宁出城,天上还飘着雪花呢。西宁也是个慢节奏的城市,7点多了路边的店铺还都没有开门呢。
西宁城市规划整洁,道路干净,绿化也好,高楼林立。9点多在曹家堡服务区修整一下,很快就出了青海省界,进入甘肃省界。
离开西宁市
到了甘肃省界
定西服务区吃了兰州拉面
到了宁夏省界
春天回来了,绿油油的麦田
从定西出甘肃下午进宁夏,山上的雪还没有化呢。
过9000多米的六盘山隧道,此时山上有了绿色植被,行道树及麦苗一片翠绿色,偶尔看到还有油菜花在完成着它最后一抹黄艳艳的羞涩微笑,终于把丢失10多天的春天找回来了。
晚上入住陕西袁家村,还是逛吃逛吃。
第十五天4月14日。袁家村——焦作
清晨被一阵鸟叫声唤醒,我们三个小伙伴们在袁家村又转转看看。
华国锋主席1994年书写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集体经济有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题字让袁家村名骚一时。这里是个很好的感受汉中民俗的地方。
十五天的行程,随着袁家村的逛吃逛吃就这样的结束啦。
袁家村
去了西藏,并不代表你就能得道升华,也不代表你胜于他人。信仰是一个说不清到不明的东西,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就好。
西藏之行可能一生也就这一次啦,路上坐车的艰辛,一天经历的季节更迭,还有高反的困扰,现在想来也不算什么。因为在路上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来过并看到过,就标志着这个地方真正的住到了心里,成为自己的一块领地,以至于回来几年的时间里,在此次回忆的遐想中,还可以随时降临,一切如昨,栩栩如生,这就是每次出行给我带来的快乐。
另外此次花费6000多,户外的团费是3980元,剩下就是我们的吃饭住宿了,我们三人AA制,那年去西藏的门票全部免费,门票记得只花了泸定桥的10元。
几年前的一次西藏之旅,让我记忆深刻,现在看到许多人在发去西藏的视频,我想我也该整理下我去西藏的线路,如果能帮到友友们,也算是积德行善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