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启动建校120年最激进改革!校长金力:这场"大手术"必须做
2025年3月10日,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年度教育论坛宣布启动"建校史上最具颠覆性的系统性改革",明确要求两年内完成院系重组、科研评价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三大攻坚战。这场被喻为"刮骨疗伤"的改革,直指高校"学科孤岛""唯论文论"等其他久治不愈的问题!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一、改革全景:三大手术刀破除百年沉疴1. 院系架构大重组
? 打破现有43个院系建制,组建"智能科学""生命健康""文明互鉴"等6大交叉学部1? 试点"实验室-课题组"双轨制:青年教师可跨学部组建团队,资深教授须承担学科融合课题2. 人才培养新范式
? 本科生"2+X"进阶计划:大二结束前完成通识教育,后两年自主设计跨学科课程包? 建立"创新学分银行",创业、专利、社会服务均可兑换学分3. 科研评价大革命
? 取消院系论文考核指标,改为"问题解决度+技术转化值"双维度评估? 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团队负责人可自主调配80%经费。图片于南方周末官方微博评论
二、争议漩涡:改革阵痛中的多方博弈1. 教师群体震荡
人文学院教授公开质疑:"强推理工思维会摧毁人文学科根基"。"非升即走"制度调整:助理教授考核期延长至6年,通过率预计降至55%2. 学生适应性挑战
2025级新生将成首批"白老鼠",家长担忧课程体系混乱;计算机系大二生坦言:"既期待跨学科资源,又怕成改革牺牲品;三、深层次改革因果1. 大数据揭示改革紧迫性
近五年交叉学科论文占比仅17%,低于哈佛(43%)和MIT(39%)毕业生创业率3.2%,显著低于斯坦福(25%)2. 战略需求紧逼
教育部《新工科建设指南》明确要求2027年前建成30个交叉学科高地。上海市将投入50亿支持在沪高校开展"超学科"改革试点。四、高校改革浪潮:从复旦看中国高教变局南京大学:已拆除学科边界墙,实行"教授双聘制";浙江大学:创建"量子信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四大交叉平台;专家点评:高校正从"追赶型"向"破局型"模式转型;结语这场关乎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大手术",既是复旦回应"钱老之问"的破冰之举,更是全球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的必然选择。正如金力校长在改革宣言中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修缮百年老宅,而是在数字文明的废墟上重建雅典学院。"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